什么是獨角獸企業
“獨角獸企業”指代那些具有發展速度快、數量稀少、備受投資者青睞等屬性的創業企業,具有指數式成長、顛覆式創新等特征。獨角獸企業不斷開辟新場景、新賽道,有效帶動區域全要素生產效率提升,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與創新活力的指向標,受到國家政府高度關注,在2024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指出“要有力有效支持發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和新賽道跑出加速度。”李強總理2023年3月在北京、2024年7月在江蘇調研時均強調培養更多獨角獸企業。
長城戰略咨詢是較早將獨角獸企業概念從硅谷引入中國的機構,自2015年起持續開展追蹤研究,通過發布榜單和行業報告推動概念本土化落地。在長期跟蹤研究基礎上,長城戰略咨詢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機構牽頭起草了國家推薦性標準《高成長企業分類導引》(GB/T 41464-2022),該標準針對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等高成長企業提出了明確的界定。
獨角獸企業標準:
(1)在中國注冊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
(2)成立時間不超過十年;
(3)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
(4)最近一輪融資的投后估值超過(含)10億美元。(估值以2024年12月31日前最新一輪融資為依據)。
長城戰略咨詢持續研究并發布《GEI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本報告為第九期。報告從獨角獸企業數量估值、賽道布局、融資動態、投資孵化、創始團隊、科技創新、區域分布等方面分析了獨角獸群體特征,圍繞獨角獸企業集聚城市、熱點領域、國資賦能獨角獸企業發展等進行了專題研究,并剖析了中國獨角獸企業成長中的新現象。
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整體發展態勢
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共372家,總估值超1.2萬億美元,平均估值33.4億美元。其中,11家超級獨角獸企業貢獻了超4成估值,整體達到5385億美元。同時,還有53家新晉獨角獸企業,并有榮耀、長江存儲、引望智能等3家新晉企業成為超級獨角獸。

圖1 2016-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及增速
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特點
中國獨角獸企業
不斷開辟新領域新賽道
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分布于41個賽道。從賽道分布上來看,集成電路、清潔能源、創新藥、動力電池等7個賽道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在15家及以上。機器人、企業數字運營、新零售、人工智能等10個賽道數量均在10家及以上。
集成電路連續4年是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的賽道和新晉獨角獸企業主陣地。2024年有56家獨角獸企業,總估值達到1618億美元,并有12家新晉獨角獸企業。
前沿科技獨角獸企業
持續釋放自主創新潛能
2024年前沿科技獨角獸企業達261家,數量占比為70.2%,同比增長3.7%;新晉獨角獸中83%為前沿科技企業。288家獨角獸企業擁有27200件有效發明專利,同比增長41.2%,企均94件;95家獨角獸企業擁有1627件PCT國際申請。
獨角獸企業融資呈現
“低頻、大額”,人民幣融資比提升
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融資事件數為113起,同比下降23.1%。企業整體融資環境進一步承壓,獨角獸企業融資事件數和融資總額大幅下降。

表 1:近三年獨角獸企業新獲融資情況對比
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有88家新獲融資,新獲融資企業占總數的23.7%,與上年28.3%的占比相比下降4.6%。2024年獨角獸企業新獲融資總額約為241.3億美元,同比下降7.9%。近六成新獲融資獨角獸企業集聚在集成電路、清潔能源、人工智能、商業航天、機器人和自動駕駛賽道。
人民幣融資事件占比持續提升。獨角獸企業融資受總體融資事件數下降影響,2024年人民幣融資事件數較上年下降了23.6%。融資事件總數中人民幣融資占比達74.3%,較上年提升2.3個百分點。其中,來自于國有產業和投資型大企業等國資投資的參與度達60%。

圖2:2021年至2024年當年獲得融資的獨角獸企業的融資幣種分布情況
高能級創業者是
獨角獸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高知”、“資深”、“技術流”是獨角獸企業創始人的重要標簽。獨角獸創始人中,博士學歷占比首達最高,大企業高管仍是重要來源。科技人員背景的創始人占比為15.3%,相較上一年度增長6.1個百分點。在硬科技創業熱潮下,創業者多選擇在高技術、長周期科技賽道創業,從新晉獨角獸企業創始人背景來看,科技人員占比更高,達34.9%。
中國獨角獸企業構建區域經濟新格局
2024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分布于22個省、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其中,“北上深”成為獨角獸企業的主要集聚地,分別擁有75家、59家、42家獨角獸企業。另外,廣東(64)、江蘇(49)等地區的獨角獸企業數量也均超30家。其次,浙江28家、安徽18家、山東15家,湖南10家、湖北、重慶各9家、四川8家、香港6家、天津5家、陜西4家、河北3家,福建、吉林、云南各2家,河南、青海、海南、遼寧各1家。
2024年有15個省、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出現新晉獨角獸企業,其中廣東、北京、上海等地區成為新晉獨角獸企業的聚集地,分別達到13家、10家、6家。

表 2:2024 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省、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分布
四個城市群獨角獸企業數量占比超87%。2024年,共有324家獨角獸企業分布于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成渝四個城市群,占全國獨角獸企業數量的87.1%。
其中,京津冀地區共有83家,占全國的22.3%,總估值約4792億美元,成為獨角獸企業集聚的第一大城市群。
長三角地區共有154家,占全國的42.4%,總估值約3208億美元。
粵港澳大灣區共有70家,占全國的18.8%,總估值約2833億美元。
成渝地區共有17家,占全國的4.6%,總估值約361億美元。
附:2024GEI中國獨角獸企業名單









關于長城戰略咨詢的“GEI獨角獸企業”
長城戰略咨詢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新物種企業研究與咨詢服務,率先研究從硅谷引進瞪羚、獨角獸企業發展理念,開展“瞪羚獨角獸企業挖掘—發布報告—政策制定—企業培育—個案咨詢”整套服務體系。
2015年,長城戰略咨詢對中關村獨角獸企業的發掘和研究起步,2016年起開始研究全國獨角獸企業,連續編制并發布九期《GEI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后又進一步拓展研究維度,自2019年起連續編制并發布四期《GEI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自2024年起發布兩期《GEI世界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這些報告為業界提供了寶貴的獨角獸企業發展數據,更為政府決策、企業戰略制定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依據。
長城戰略咨詢將繼續深耕新物種企業研究領域,以更加專業的視角、更加嚴謹的態度,持續關注、研究以獨角獸為代表的高成長型企業的發展!
End
長城戰略咨詢成立于1993年,是國內較早的民營咨詢機構和社會智庫之一,總部位于北京,在鄭州、寧波、武漢、深圳等26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擁有近400人的專職咨詢團隊,在科技園區發展、新興產業、高成長企業、創新創業等方面的咨詢和服務具有較強實力和突出優勢。
長城戰略咨詢是中國率先研究從硅谷引進瞪羚、獨角獸企業發展理念的機構,已經聯合科技部火炬中心連續發布6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瞪羚企業發展報告》,連續發布8期《GEI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連續發布5期《GEI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并首發《GEI世界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等年度報告,研究成果獲得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科技日報等眾多主流媒體報導。
相關報告和業務咨詢
請掃描下方微信二維碼
